 |
白手起家的疯狂蓝领(点击看大图) |
导语:维杰-辛格,一位倍受争议的高尔夫大师。在喜欢他的人眼里,他就是上帝;而对讨厌他的人来说,他就像魔鬼。但是,他永远是蓝领工人的骄傲和梦想。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乔治亚州的伍德斯托克,维杰-辛格状态好极了。以世界奖金排行榜第一的身份出现在WGA-American Express锦标赛时,辛格神态自若地与老朋友、印度选手阿君-阿特瓦尔聊天。"每年我都会遇到他,大概三四次吧!"阿特瓦尔说。
比赛结束了,辛格依然步履轻松。他在从第18洞果岭通往Capital俱乐部会所的路上悠闲地走着,两旁是修剪齐整的树林。球迷一群接一群地围上来,向他索要签名。无论你把什么递到辛格面前,只要上面能写下自己的名字,辛格就会微笑着这么做。恐怕只有在辛格面前,球迷们才会如此放肆--这次出现在辛格面前的,不是T恤、球帽或别的与高尔夫有关的东西,而是一只排球,上面还画着一张滑稽的笑脸。辛格仍然拿起笔,认真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我的采访本上空空如也。趁着他兴致还不错,也许我该上去试试。
"维杰……"
"NO!"
"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NO!"
"我给你买个冰淇淋,好吗?"
他笑了笑,没准我有机会了。
"这办法不错,但是,NO。"
"求你了,维杰。也许我能写出一个不错的故事,真的。"
"如果换成别人,也许会是这样。"
"难道……"
"NO!"
结果就是这样。他走了,没有拿走冰淇淋。他踱着独特的步子,仿佛在海边散步,瘦高的背影像风中飘舞的旗杆。我望着他远去,皱起眉头,突如其来的怨恨和不满,打消了我继续采访他的念头。
然而,对这样一个悠然地生活着的人,你很难责怪或憎恨他。
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白手起家的典范
尼克-普莱斯发表过这样的言论。
"维杰是一个很难相处的家伙。"他说,"也许他有点内向,但我认为,有时这会让人感觉他没有风度。和很多运动员一样,他不擅长外交词令,不善于与人相处。不过,他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严肃而诚恳的人,他是一位好丈夫、一个好爸爸,而且,你很难找到一个比他更好的朋友。他拥有很多优秀品质,所有人都知道,他工作起来是多么刻苦。"
克里斯-迪马科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认为自己不会像维杰那么做!"但这话里听起来多少有些妒忌的味道。
不过,无论别人怎么评价,辛格为自己赢得了一切:悠闲的生活、完美的挥杆、37座世界冠军以及两座大满贯奖杯。当然,辛格也招来了一些不友善的对待:辛格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是所有蓝领工人的梦想,但是,他操着很重的斐济口音。
和地球上的大多数人一样,辛格生来一无所有,而且不能说一口纯正的美国英语。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用一生来从最低点向最高峰攀登。但正因为如此,他根本不用关心此刻有多少双眼睛关注着伍德斯托克。
以下这些是我们大家都了解的:辛格出身在一个斐济的下等印地安人家庭,父亲摩根是一位机场工程师,辛格的高尔夫生涯是从在Nadi空军高尔夫俱乐部给父亲当球童开始的;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开始练习挥杆,并很快进入半职业队伍,在亚洲和澳洲的一些比赛中崭露头角。
22岁的时候,也就是18年前,辛格遭到投诉,说他为了入围1985年的印尼公开赛,在第二轮中调换了积分卡。直到现在,虽然他仍表示这件事是一次"误会",但这已足以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而且,他被无限期地取消了参加亚巡赛的资格。同时,由于在一次比赛后没有支付房费和电话费,他还被取消了参加澳巡赛的资格。
后来,辛格虽然还清了债务,但只能背井离乡来到Borneo群岛。在岛上,他免费指导矿工和橡胶采集工打高尔夫。隐忍终有回报,终于,代表工人阶级的辛格再次回到了国际赛场。高尔夫球场上的天才,决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
诅咒与被诅咒
下面这件事同样众所周知。
索伦斯坦,一个永远令辛格厌恶的名字。说辛格讨厌女人,也许是对他最温和的评价。辛格从不介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对女人玩高尔夫的不屑。"如果我没有入围,"这是开场白,辛格会接着说,"我希望她也别入围。"
其实见怪不怪,因为与辛格持有同样看法的人还有很多。但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你诅咒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诅咒你。所以,一个像辛格这样的男人,也会有很多人厌恶。在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中生活,辛格不得不时刻面对尴尬甚至敌视--有时还会让人们联想起一些历史或种族问题--稍不小心,卑微的出身和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就会让他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辛格必须用一生的时间去躲避。
"你知道吗?在他冷峻的表情下,躲藏着的是人的本性。"普莱斯说。
要了解辛格真实的一面,你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疯狂的蓝领
只有在练习场上,你才能轻易地观察到真实的辛格。每天,他都会把自己分解成一块块零件,然后以最标准的构架组装在一起,来制造完美的挥杆。
首先,他从球包中拿出一支没有杆头的球杆,并以最大发球准备角度插在地上,然后取出另一支放在地上,杆头指向无限远。最后,他把一只手套夹在左腋下--要知道,他曾经当过老师,而且狂练挥杆不下数百万次--就这样,辛格会一个球接一个球地练上三小时,并且要求每一次挥杆动作近乎完美。因此,辛格在赛场上决不会有心血来潮的即兴动作。
看辛格练球如同在海边观潮。你可能得无数次看表,等到太阳落入地平线下,才知道是否会发现一丝变化。练球者来来去去,而辛格的脚纹丝不动,他只顾全情投入地挥杆。除了光线渐渐暗下,你很难发现还有别的变化。
感谢上帝,他终于停了下来。非常庆幸,我还没有被下午的烈日烤干。他的确停了,悠闲地走向下一个目标--专用练习果岭。
他拿出那支Bobby Grace推杆,在自己和球洞之间摆上很多Tee--看上去有点像玩多米诺骨牌,然后,他按自己的方式练起来槌球游戏(把两个球并排放在一起,用脚踩住一个,击打脚下的球使另一个球滚动)。包括泰格-伍兹在内,许多球星都对辛格的这种练法冷嘲热讽,但是,也有很多职业球员和评论家在果岭边观看辛格练球时,都是一副敬畏的神情。
真正的梦想
和迪马科一样,他们都知道自己不可能像辛格这样练球。他们不可能对高尔夫专注到这种程度,一大早起床就开始做肢体伸展训练,下午又疯狂地把自己扔到练习场上,拆成一块块来进入组装。更让他们无法相信的是,组装出的产品竟是一个在40岁时达到高球生涯巅峰的老家伙。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辛格在周日的乔治亚享受万人掌声的场景。他们不可能像辛格这样做,因为他们没有流亡Borneo的经历,没有遭遇过只用一次挥杆来决定命运的境地。
正因为他们没有,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做到,所以,他们才会为辛格喝彩,没有偏见、毫无约束地喝彩。"女士们仍然爱你!"当辛格打到最后一轮时,一位女球迷疯狂地喊着。
人人都喜欢辛格,他也深知这一点。"我想,巡回赛喜欢我,我也喜欢这项巡回赛。"在FUNAI精英赛上,辛格说,"这里的每位球迷都非常支持我。"
人人喜欢辛格,因为他从头到脚都包含着美国人的梦想,因为他骨子里仍然藏着一股只有蓝领工人才有的倔强。
这个梦想有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成功不能太平淡。有钱多买几辆车,晚上坐在真皮沙发上看大屏幕投影电视,这样的梦想毫无价值;真正的梦想应该是,从一无所有,到捧起大师赛奖杯。当然,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候,你可能很难保持平常心;如果同时还得摆脱过去的桎梏去创造未来,就更不容易了。
要做到很困难,但并非没有可能。
引文:人人喜欢辛格,因为他骨子里仍然藏着一股只有蓝领工人才有的倔强。(文/Chris Jones译/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