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迟福林:高尔夫需要的不是审批是规划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13:53 南方体育 |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先生既是民间知名的学者,又是国务院的重要智囊,在中国高尔夫发展进入一个敏感时期的现在,他为本报撰写了这篇文章。
区域不平衡推动发展 我国已开始进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是客观必然的,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也会逐步变化,一部分社会群体会产生对高尔夫运动的需求。在一定的利益主体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人群中,参与高尔夫运动的人口数会逐步增多,增长幅度会很快。国际经验证明,高尔夫运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受一部分人群欢迎的运动之一。它对健康非常有益,对参与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高尔夫运动也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很多地方的情况都告诉我们,高尔夫发展快的地方,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郊,对拉动当地的就业、促进本地的城镇化建设,甚至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个时期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一种区域不均衡的快速发展。无论广东还是上海,越开放的地区,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高尔夫运动发展越快,普及程度也越高。反过来,高尔夫运动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也会给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有人指责有的地方高尔夫发展太快。抛开一些人为的因素,从我国现实的状况来说,是不是可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全都是因为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改革开放程度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依据这个分析,可以判断未来10年左右,区域不平衡的快速发展仍然会是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并且,这样的不平衡对全国高尔夫运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广东、上海这样高尔夫运动发展比较快地区的带动作用,很难想象我国在20年里高尔夫运动有如今的发展格局。 当代高尔夫运动的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虽然目前高尔夫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但一旦高尔夫球走入2008年北京奥运,就一定会对我国高尔夫运动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它得到了较快发展,中国很可能在未来10年左右成为世界高尔夫运动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经主管部门审批的球场只有1个,而有关部门的领导说有10个。这引起了很大的议论,难道全国高尔夫球场都应当由中央政府来审批吗?这样的管理是否合理? 难道全国高尔夫球场都应该由中央政府审批吗? 我曾在2003年SARS危机中提出政府应该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在高尔夫运动的管理和指导方面,政府应当起服务的功能,就是用规划管理来取代现在的行政审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快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委来形成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规划是当务之急,而主要矛盾并不在审批。我们很多的问题很多的混乱反倒是由不恰当的审批引起的。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上,我们应当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之路。 虽然高尔夫和旅游等多方面产业相关联,但它的性质是一种体育运动,应当尽快明确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在高尔夫运动协调管理方面的职能。在高尔夫运动刚起步的阶段,由于行政的扯皮,影响了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 高尔夫的主导部门应该由政府转为行业协会,2004年,按照中央的精神,事业机构的改革和行业协会的改革是重点。因此,全国高协和各省高协的作用应该得到加强。 希望对高尔夫的政策歧视转为政策平等、政策支持 高尔夫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目前却被当作是高消费中的娱乐消费征税,甚至一度被和黄赌毒联系起来。这样的歧视性政策不利于高尔夫运动的规范健康发展,应当被尽快扶正。对待高尔夫用地的土地政策应该是平等的,在严禁占用耕地的前提下,高尔夫作为体育产业的投资行为,在相关的产业政策方面也应当给予积极扶持。 目前的社会再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突出矛盾,因此,对高尔夫运动的不同意见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需要把握高尔夫运动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高尔夫运动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客观需求,得到较快、较健康的发展。在这个方面,应该打破一些人为的阻碍。例如,有人经常讲到不能用公款打高尔夫。难道用公款吃饭就可以吗?为什么要单提高尔夫运动?应该打破禁区,不能够把高尔夫当作另类。 不要借农村土地的大背景,片面责怪高尔夫 土地是个焦点问题。球场是用了大片土地,但占用、利用土地与占用耕地的概念完全不同。在耕地上建球场,造型困难、施工成本巨大,又不能保证球场的难度和独特性,很难造出高质量的球场。因此一般球场都会选择荒地、滩涂、山坳等不宜耕作的土地。 我国的土地问题特别是农民土地问题现在相当严重,从1990年到现在的13年间,失地农民大概有6500万人次,其中50%左右的农民由此而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但失地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年,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打着经营城市、公益事业的名号,廉价甚至是无价征用农民土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在80年代成功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现在,农民与土地的占有关系在制度上遇到了矛盾。土地的归属问题,农民对土地的交易问题,这些制度层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一个原因。因此,对农村土地的流失问题应当作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而不是借着当前要解决农村土地这样一个大背景,片面责怪高尔夫运动。 一股拉动中国经济上升的力量 我国近几年消费与投资的结构严重失衡。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甚至略大于1993年经济严重过热时的水平,而总消费率还不到60%。2003年投资与消费的失衡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程度。而作为一种投资,更是一种综合性消费运动的高尔夫,能够刺激消费,也有利于拉动内需。 高尔夫能够调整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失衡 有关决策部门应当重视高尔夫运动在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场打球人数迅速增加,近年来每年平均增长为20%左右,而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尔夫人口年均增长35%左右。预计未来十年内,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高尔夫的平民化消费将逐步实现,高尔夫将成为继保龄、网球之后休闲体育的另一个消费热点,将成为入世后我国值得重点培育的产业领域之一。相对于超大的总人口规模、激增的高尔夫球爱好者、对外开放所带来的万商云集而言,高尔夫的发展将是远远不够的,它所形成的高端产业,是过剩经济时代为数不多的“供应严重短缺的待开发市场”之一。 高尔夫能够拉动服务业增长,有助于解决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失衡。2003年,我国第二产业增长12.5%,其中工业增长14%左右,第三产业增长只有6.7%。包括高尔夫运动在内的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又会对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比重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韩国、日本大量的高尔夫旅游者组团来中国旅游,进行高尔夫旅游运动,世界旅游组织也把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专项旅游活动。美国一家杂志曾报道,1999年美国8个旅游者当中就有一个进行过至少一次高尔夫旅游,1998年美国高尔夫旅游总收入达到24亿美元。而这对旅游业已开始成为服务业重要支柱之一的我国来说非常值得关注。海南的情况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点。90年代中后期,海南的商务活动进入低潮以后,高尔夫运动开始成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诱因。海南球场接待人数2001年比1998年前增长了110%,2003年,海南高尔夫旅游接待人数超过了15万人次,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由此可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建设高尔夫球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与旅游相结合,利用高尔夫的综合优势吸引游客,使之成为发展休闲度假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尔夫能够扩大就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标准的18洞球场为例,就业人数在300至400人(包括球会运作、球场保养人员、球童等),以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为例,当地农民住上了高楼,周边房地产兴旺发达,农民变成了球童职业,形成了新型农村景象。海南目前十几个球场周边的农村,就业人数已超过5000人。很显然,在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高尔夫运动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着自己的作用。 高尔夫在社会零售品的消费、教育、传媒等相关产业方面也功劳不小,1998年,美国的高尔夫球产品的销售总额超过50亿美元,而与高尔夫球相关性的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在高尔夫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与高尔夫相关管理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深圳大学开办的高尔夫学院,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同时,高尔夫运动赛事也开始被视为广告的载体,一些中、外企业通过取得赛事的冠名权来扩大知名度。新闻媒体也开始对高尔夫更加关注。 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个国家和地区高尔夫人口的增长速度,大体遵循一个规律,即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就业结构是高尔夫人口数量增长和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当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群体、自由职业者和白领达到一定的比例之后,高尔夫运动才有可能获得快速的发展。 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约为18%左右,也有低估的为13%左右。今后2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每年大概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全面实现小康即2020年的时候,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将达到37%左右。发达国家的高尔夫运动,每10个人或每8个人就有一个人打球。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当中,如果按照每10个人有一个人在未来10年能够参加到高尔夫运动中来,粗算现在潜在的高尔夫人口将在2千万—3千万人之间。如果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按37%来估算,潜在的高尔夫人口是5千万人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有可能在若干年以后成为世界高尔夫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支出结构的改变,例如旅游黄金周的出现。高尔夫是健康、文明、高尚的运动,把文明与健体融为一体,且对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适应性都很强。它在我国已开始成为新兴的体育运动,并进入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本版部分内容曾在中国高尔夫论坛演讲。限于版面,全文有删节。(迟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