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会整体品质尚待提高-勿枉我 高博会领军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9:28 中华合作时报-华人高尔夫周刊 | ||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 本报记者 杨柳 4月16日,历时3天的2006中国(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博览会谢幕。经过5年历练,高博会从组织策划到展会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也显现一些问题。 众多企业积极参展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尔夫运动,本届高尔夫博览会在展馆外设立了服务台,而在展会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一些具有互动功能的展位,如教练现场培训、9大知名品牌试打区等等。大量增加参观者的亲身体验,是本届博览会的特色之一。记者在高博会现场几乎走不上几步,就可以看到握着球杆跃跃欲试的人——从3D模拟练习器到小型果岭推杆,从职业教练亲手教授到9大品牌试打区,给足了观者大显身手的机会。 不过,“试打”在展会上出现了一次“意外”,一根价值3万元的“古代”高尔夫球杆被试打者意外打断,但由于试打者事先得到了展方的同意,因此并未被要求赔偿。 相关产业逐渐入围 在本届高博会上,不仅可以看到高尔夫球具、高尔夫服饰、球场草坪修剪设备、球场设计等高尔夫行业内企业产品的展示,一些不多的其它相关产业也位列其中。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星巴克咖啡也在高博会搭建展位,不仅为参展者提供了休息议事的场所,也见缝插针地对自身品牌进行了无声的宣传。星巴克“搭车”高博会,说明高尔夫作为一个高端消费的产业平台,其吸引力正在向多元化延伸。 越来越多的相关行业参展,预示着高博会发展的一种趋势。高尔夫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的产业链条可以触及到多个领域,高球爱好者的需求也涉及方方面面。事实上,美国PGA高尔夫博览会等国外老牌高尔夫博览会的参展展商,其参展“作品”中除高尔夫专业产品外,还包括酒店、旅游等相关行业的“作品”。 整体品质尚待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高博会在场面红火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届高博会参展企业层次的参差不齐,同时或多或少影响了高博会的整体品质。 本届高博会上出现的“星巴克现象”应当引发业界认真思考。作为高端餐饮业的代表之一,星巴克本与高尔夫距离较远,但它们适时地挺进高尔夫领域,表现出了经营者的战略眼光以及高博会组织者在开拓市场方面的大胆尝试。 然而,与高端品牌星巴克相比,一些不符身份的产品出现在本届高博会上,或许不妥吧?这些产品堂而皇之地走进被组织者多次宣称“着力打造中国第一高博会品牌”盛宴的高博会,让与会者不解。显然,本次高博会的组织者在对参展品牌的审批理念上有待商榷,如求一时繁荣,以品质作为代价。这种状况再延续,他们所搞的高博会前景将令人担忧。 其实,与其让那些不符身份的产品进入展会,还不如将那些与高尔夫相关的产品引入,如航空、金融、通讯等,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他们青睐高博会。 中国(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博览会还是要继续打造品牌效应,把它办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球博览会,仍然需要克服诸多障碍,任重道远。高球人期待着明年更精彩吧! 授权新浪网高尔夫频道独家转载,其他媒体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