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宁:让高尔夫回归运动本质 真正走进百姓中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09:02  新浪体育
张小宁:让高尔夫回归运动本质真正走进百姓中间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副主席 张小宁

  新浪体育讯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高尔夫球博览会今天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开幕式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小宁先生为我们介绍了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乐观的预测。

  改革开放以来,高尔夫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1年的风风雨雨。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这项运动呈现出良好迅猛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受百姓和企业欢迎。未来五年中,高尔夫普及计划的重点将放在人才培养上。在高尔夫产业中,涉及的岗位达到50多种,科学合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套培养体制成为当务之急。其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职业经理人、草坪师和球僮这六种人才的培养会率先起步。

  目前,在大多数老百姓眼中,

高尔夫依然是“贵族运动”,离自己很遥远。受多种因素影响,老百姓并不真正了解这项运动。正是因为缺乏接触,误解也随之产生。事实上,一百多年前在苏格兰,高尔夫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明并发展起来的。“正所谓‘大众发明、大众享受’,高尔夫本身只是一项纯粹而健康的体育运动。它可以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同样还能为国争光。所以,我们应该让高尔夫回归其体育本质。”

  张小宁先生拿

网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作了对比。大约十年前,网球和高尔夫现在的情况非常类似,显得“贵族化”而不被百姓认可。但是随着深入推广,大家接触多了,有了实质的认知,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毕竟,运动本身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要相关部门和组织作出努力,工作到位了,让运动真正走进百姓,让百姓了解运动的实质,好坏与否,大家自有公断。

  当然,客观的说,和苏格兰相比,从水资源、人均国土面积等自然条件分析,我国都要差很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高尔夫有正确的定位。如果将其标榜为贵族运动、一味突出商业化,势必很难推广普及。但是实际上,高尔夫只是一项运动。而且现在国内很多球场都是利用荒地、盐碱地和滩涂地改造而成,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过程,是好事。除了球场,练习场和公共球场也是打球的很好选择,二者价位都不高,完全处于很多市民的接受能力内。因此,市场和高尔夫商家更应该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只有定位清晰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才有利于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和普及。

  若想不断发展,人才培养也很重要。之前提到,未来五年中高协的工作重点是人才培养。“体教结合”就是一种理想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并且进行科学规划。从目前教育和培训的趋势看,市场是越来越大的。比如说前段时间中高协组织的一次裁判员培训班,最初计划规模是60人,实际报名人数却超过150人。这说明需求量很大。在培养计划初期,中高协负责牵头,培养一批“导师”人才。一旦培养人的人才诞生了,中高协会逐步把培养权利下放到地方高协,这样可以扩大受教范围,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在谈及本届高博会时,张小宁先生表示,不论从参展商的种类、质量和数量还是布展来看,这一届的高博会在规模上都实现了巨大突破,并且明年会做得更大。与深圳的高博会相比,北京的地域优势更加明显,氛围也更加浓郁。这种整合资源、强强联合的展览方式,不但方便厂商,也方便观众。高博会对于高尔夫走进百姓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消除百姓对高尔夫的偏见。

  本届高博会将会连展三天,于4月23日结束,感兴趣的球友可以前往参观。在入口处填写观众表即可免费入场。

  (小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6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